马宏达:文化的救亡与清理重建——纪念南师诞辰百年(增订版)
作者:马宏达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编者按:本文源自南怀瑾学术研究会、南怀瑾文教基金会,作者授权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化的救亡与清理重建

依中国文化,生者年龄始于入胎,故以虚岁称龄。逝者忌辰纪念,由其出胎独立为人始计,故称周岁。戊戌(2018)年,是 南师怀瑾先生诞辰一百周年。98岁的刘(雨虹)老师嘱我为文纪念,我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谈在 师身边百月余的见闻吗?写本书也道不尽。评价 师吗?我没那资格。何况我自己做得也很差,有负师恩。

其实,南师的《狂言十二辞》,早已预先概括了自己的生平。

虽如此,斗胆姑妄言之,我个人看法,南师是于国家民族前所未有之历史大变局中,投身历史文化的救亡、清理与重建,融通古今中外,为苍生立心的继往开来者。为此他投入了毕生精力,死而后已。这是他一生的主脉,也是他的历史使命。其余的济世利他事迹,是在此主脉下的随机应用,也是他对什么是真学问的现身说法。

在此历史大变局中,古今中外的种种洪流交汇激荡不已,河山沧桑,文运多舛,处于其中的人们,上下浮沉,淹没无数,活下来的,也很茫然。 南师首先是这个大历史背景下的求索者,知君两件关心事,世上苍生架上书”。在判定英雄安天下的路线非其因缘后,他选择了文化的救亡与继往开来,直至终身。

所谓文化,广义讲,包括了人类的一切,从衣食住行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礼仪规则、社会组织、伦理道德、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从政治、法律、经济、军事、金融到历史、宗教、哲学、科学、技术……而这一切,从世界到中国,皆在空前的巨变未定中。

若把人的身心,比作电脑,身体是硬件,文化便是软件。一个人,从怀胎到出生,受教育、工作、生活乃至一切努力、经验、阅历,连同不断受到的熏陶、染污、影响,如同电脑装入了各种软件(包括病毒),这就是文化,是人们身心反应和行为的依据和指南,且由于人心的复杂特点,一旦根深蒂固改变极难,远不如电脑软件装卸方便。遇事,“软件”会习惯性近乎自动反应,发生识别、是非判断、喜怒哀乐、身心行为……此过程因极其微细复杂且习以为常,人们很难自觉自知。不同“电脑”“软件”同异互见,相斥相吸,甚至互为病毒。即使同一部“电脑”,“软件”也常会自相矛盾。

当文化变乱时,势必导致人心“软件”的混乱与茫然,导致行为混乱,个人烦恼与社会问题,必定纷至沓来,层出不穷。

中国的历史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五千年连续不断的四维空间历史文化,如一整体巨人,是人类历史文化博览馆中独一无二的伟大瑰宝,其中一切经验教训皆很宝贵。但是,百年来,她一度命如悬丝。

历史文化如同河流,源清流浊、法久弊深是必然的,阴阳相依,福祸互变,过犹不及,因果难料,清理与重建是必要的。然而,历史的波云诡谲错综复杂,不是象牙塔中从容不迫的路线图。更何况庞大的惯性因循势力与现实的利益盘根错节,使得任何清理与重建都困难重重——不止旧习惯旧利益格局积重难返,且远因近果、小格大局、此是彼非、利弊互变,更是难上加难。同时,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文化之浩瀚汪洋,孰能望其涯际?芸芸众说,或摸象自是,或一叶障目,或泥于一隅,或小知不明大知,小年不知大年……回首百年前,救亡烽火急,前人来不及也没能力厘清历史文化的是非曲折精粗源流,亟不可待加上矫枉过正,便迅速滑向了玉石俱焚、全盘否定。

现实世界之复杂,不是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思想、主义、技术、办法或个人便可达成,而是无数偶然必然因素条件综合互动而形成的,且变动不居。那些把复杂现实皆归咎于或归功于某文化思想或某因素的想法,未免一叶障目;或者以为采用某个思想或价值就可包治百病,那多半会包致百病。可惜这种思维一再泛滥于世。

当一个国家民族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如同一个人将自己与列祖列宗的一切过往与精神世界一笔抹杀丢进垃圾筒,无异于灵魂自杀,她在世界各国与民族之林中如何抬得起头、挺得起脊梁呢?失去自信,进退失据,难免跟在别人后面邯郸学步亦步亦趋,如何能有自信而独立自由的精神焕发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呢?人毕竟不是电脑可以迅速更换软件就成了新人。即便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再强大,对自己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认知也永远是每个人生无法逃避的课题,那是“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里去”等生命根本问题的一部分,是每个人生坐标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的文化,有的对当时有效对现在不一定有效但不应犯以今非古的逻辑错误,不尊重其历史价值。仍对现在有意义的,尤其很多宝贵的精神与经验教训,更应汲取与发扬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对现代的意义与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上没有如今却面临的新情况,当然要与时偕行创造新文化来应对。中华文化有无数宝贵精神,其一便是与时偕行的变通思维与生生不息精神。

百年前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与民主,逐步引领了这个时代。

科学求真求证,培育了可贵的科学精神,一代又一代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学习、肯定、尊重前人的努力与成果,但不迷信权威固步自封,鼓励发挥想象力,解放创造力,保护知识产权,鼓励尝试、创新、试错、容错、纠错、证伪,不断开拓未知领域。

这种精神与经验,在人文文化领域,同样有其借鉴价值,有助于焕发人文文化领域的创造力与生机活力,打破偶像化、完美化、教条化、垄断化、固化僵化思维。

其实,人文文化,应当鼓励发散思维与归纳思维并重,多角度多维度开放性的思考与发挥,可弥补“标准化答案”带来的局限与偏执。毕竟,学问是用来探索、解释、改善自己和世界的,其价值在于自觉自助自立自强,在于济世利生造福社会,在于“参赞天地化育万物”。而生活和世界是极其丰富多彩且复杂多变的,学问一旦止步于权威垄断化、教条化、书面化、标准化,便与作茧自缚、画地为牢、纸上谈兵衔接了。孔子的教育提倡“启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云云,《中庸》倡导“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皆远超近人所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包括了鼓励学人独立自由思考、缜密审慎求证、自立自觉自强、知行互动统一,鼓励活泼泼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变通思维与归纳思维并重,而绝非鼓励教条化、标准化、脱离实践化、固化僵化思维。

同时,科学技术也解决了很多具体而实际的问题,带来空前丰富的物质生产与生活便利。但另一方面,技术的“双刃剑”问题也愈加凸显于世,如何应对,是人类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并且随着技术争先恐后遍地开花式创新,给世界带来的颠覆性变化此起彼伏愈演愈烈,机会与风险不断涌现,人心的正常承受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世界的未来走向愈发难测,种种可能性并存,失控的风险在积聚。

中国古人并不缺乏自然科学研究与技术发明的天赋、才华与成果,但是中国古代并未持续鼓励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对此世人有种种猜测解读,甚至以一时的成败来抹杀领先世界千载的历史文化。其实从某种角度看,毋宁说是古人基于前瞻思考的主动避险选择,只是后来继起者固守成例未能知己知彼及时变通,遗患后世。诸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以及“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庄子》)等等哲思,的确是现实的反映,今日世界仍未跳出这些忠告的掌心。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当别人开始拼命发展科学技术并用于国际竞争与征伐时,若不迅速赶上,自保尚难,遑论其余。

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科学距离揭示世界与生命的根本奥秘还很远,还无法提供终极确定的世界观,以及基于其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没解决善和美的问题。“三观”以及真善美等等问题,还需参照既有文明成果,尽管既有文明成果彼此之间存在争议。

民主在制约权力滥用,保护个体权利,鼓励个体创造,集思广益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同时,在实践中也出现不少问题和困惑,如何扬长避短是世界各国的难题。近人多持中国古代皆专制集权论调,当然也有反对此论的研究与著述,还有研究西方民主与中国古典文明西传确有渊源者。

不管怎样,不论哪一味药,关键在于运用得当,用得不对都会出问题。科学与民主,同古今中外其他价值一样,在社会实践中,也存在阴阳相依、过犹不及与福祸互变等问题,一不留神同样会造成问题甚至变为文化包袱。

而且,只有科学和民主是远远不够的。人类社会有追求真善美反对假丑恶、追求秩序反对失序、追求公正反对弱肉强食等等诉求,需要系统、充实而合情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人生的信仰、座标系与指南。而且人是有感情、情绪的,感情、情绪几乎左右了人生,所谓理性也往往服务于感情、情绪。用什么来料理感情、情绪呢?只靠科学和民主,远不足以指导人们的日常行为,不足以安身立命,撑不起这个复杂而深邃的世界。科学、民主、权力、政治、经济、军事、金融、资本、法律、媒体、制度……毕竟操之在人,至少受人影响很大。人们的性格、品德、智慧、见地、信仰、思想、道德、伦理、情绪、欲望、习气、志愿、人文修养、经验阅历、利益关系、社会关系、财富条件甚至健康状况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其行为抉择,人性与机器毕竟大大不同,远非科学民主自由可以料理,也使得世界充满了变数,历史永远不会“终结”。

“新文化”年青时髦而气盛,仿佛青春期的少年,逆反并挣脱古老前辈演变下来的重重局束,勇敢探索新路,于百年来的艰苦卓绝奋斗中,带领古老的民族国家重新独立自主,并快速步入工业化现代化时代,代价巨大,成就辉煌,非常值得自豪和尊重,也需总结经验教训。面对复杂深邃而变数频仍的现实挑战和需求,如何进一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任重道远,还须朝夕惕励,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汲取古今中外文化精华,不断充实理顺,才能更好地继往开来。

南师处于世界与中国历史文化如此空前巨变的一百年中,他明白文化变乱的后果,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他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在这段关键的历史时期,不计代价,不计成败,不避讥嫌,义所当为则为之,弘毅承当,毕其生默默做着文化的救亡与清理重建工作,也为解决上述“双刃剑”问题提供着自己的智慧。他没有白白努力,无数读者在共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如今,青春期的少年已成长为青年,“新文化”要认祖归宗,处理好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关系,融通血脉,去芜存菁,以致根深叶茂,生生不息,当然值得激赏。只可惜,真正的文化大才却已青黄不接。

 

何为真学问

什么是真学问?记忆知识、会考试、写文章著书立说,乃至种种学衔头衔荣誉云云,可以代表真学问吗?当然,也不代表没有真学问。

南师在《论语别裁》中有这么一段话:“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作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在下面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人家犯了这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学问’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他这个研究方法,随时随地要有思考,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

这段话实际是对“学而时习之”的阐扬。“学”者觉也,学靠觉,也为了觉,上至天地人,下至酱醋茶,乃至家国天下,从“怎么回事儿?”到“怎么办?”无所不包。“习”代表实践、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自觉、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题中本有之义。学习、学问,与自觉觉他、学以致用、经世致用、内圣外王(内养外用),一脉相通。

南师对“真学问”的阐发,溯本归元,振聋发聩,却不知唤醒了几多人。不幸的是久远以来,学问的标准早已异化为种种表面形式,忘记了身体力行、自觉觉他、学以致用、经世致用、内圣外王的“初心”。这种错位与颠倒,于国、于世、于人,是何因果?非常值得反思。

南师的学问不止源于书本,更多是源于实践、阅历、经验乃至交游。比起书本,他的“不言之教”(身教,身心行为)更值得人们研究、思索。你看他数十年春风化雨化导无数,再看他对祖国统一、经济建设、国防科技、法制建设、国土改造、高校教育、学术研究、儿童教育、中医现代化、慈善公益等诸多领域的推动与贡献(参看南怀瑾学术研究会网站www.nanss.org大事贯珠”等栏目),再研究他的愿力、意志、气度、襟怀,他的弘毅、博学、笃行、担当,他的出处、行止、操守、品格,他的定慧、喜舍、方便、慈悲,他的侠义、韬略、文武、纵横,他的光风霁月、道德文章,他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他的自立立他、自觉觉他、经世致用、天下为公……这一切言传之外的身教,所体现的丰富学养与人格力量,所带给人的启发、感化和激励,难道不是对“何为真学问”的现身说法吗?不是留给历史文化的宝贵财富吗?很多人奇怪,为何阅历经验见识越丰富者,对南师的身教越是敬仰,对其言传越是心有戚戚焉。若从上述角度研究,就不难理解了。毕竟实践与阅历这本大书的学问,纸上谈兵是无法读懂的。

可以说,南师是圣之时者,他非常务实,法无定法,随机应变,因机设教,不会困在一个框框中,绝不是僵化的老夫子或纸上谈兵的书生。

即如平时听他讲话,看他做事,读他的作品,也要别具慧眼。有时候,正言若反,反言若正,曲而周全,并非表面意思。有时候,只是彼时彼刻彼因缘的方便权宜说法,切莫刻舟求剑作教条看。有时候,若无人情世故的深刻历练,对他及事物背景又缺乏了解,难免会错了意。

他用一无所长、一无是处”的自评,警示大家放下偶像崇拜,不要依赖他,要靠自己,要自觉自立自强。他用《别裁》《旁通》《他说》《諵譁》《臆说》的标题来提醒读者,这只是他一时的观点分享,莫作标准答案或刻舟求剑看,其意在于启发读者的兴趣与慧思,步入自觉探索之路。读者若能由此而深入历史文化与现实未来的探索与思考,举一反三,乃至闻一知十,青出于蓝,活学活用,改善自己,造福社会,必是他所乐见。他的目的绝不是塑造自己的光辉形象,“既不想入孔庙吃冷猪头,更不敢自己杜塞学问的根源”(《孔学新语发凡》),而是启发世人自觉自强,推动国家民族的富强,建设人类的和平与福祉,“为今后我们的文化和历史,承担起更重大的责任。”(《孔学新语发凡》)

 

有教无类

有人说,南师门下什么人都有,很复杂,三教九流,各领域各阶层,工农商学兵、党政军经教、智力勇辩、贤愚不肖、英雄豪杰、忠奸平庸、贫富贵贱、左中右派……至于读其书受其影响但未见其人的读者,那就更是各色人等不计其数了。也有人说“某某是其学生,所以做老师的也未必高明”。

首先,南师说过多次,没有南门。他不同意门户观念,也常说自己没有学生。

其次,他有教无类,不论你身份地位个性品格思想如何,有缘相遇者,他总是希望对其有所帮助,希望其人有所改善有所进步。

再次,任何一个老师,都不缺不肖的学生。即如释迦孔老耶稣,也不缺不肖甚至欺师灭祖的学生。教育毕竟面对的是个性习气坚固的凡夫,而不是圣贤。教知识容易,改变人难,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教育的成效,尤其在人品习气上,影响其在固有基础上有所改善,已经难能可贵了。换言之,不肖者受影响后,也做了些好事,那便是教育的成效了。若寄望其大改变,未免期望过高。

南师说“无南门,无学生”,既是永不居师位的谦冲自牧,也是鞭策学生自觉自强的慈悲方便。既是反对一切门户之见画地为牢党同伐异,也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同时,也点出了教育的深层原理——师是师,生是生,知识技术可传承,但智慧、人格、品德、修养、做人做事的格局气象乃至阅历经验,只能影响,却无法传承,各人只能自负其责,互不相代。至于形而上道的所谓“传承”,是见道或证道者“可重复验证”的心心相印,而非徒具形式的证书或自称的“接棒”。

 

世间治平

南师不仅深入探索生命真谛,对人民、社会、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现实福祉也抱着深切关怀,为此他不拘于古今中外任何一家一派一格,而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君子不器,海纳百川,融贯通达,内养外用并重。他已出版的著述很多关乎世间治平。他推荐给人的书,多是教导做人做事。他一生的行履,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现身说法体现着出世入世的圆融无碍,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知行统一。

南师说:有些人提到中国文化就说儒家,我说不对,儒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些学佛的人认为要想国家太平,除非用佛法来统治,我说那也不对,释迦牟尼佛讲过政治吗?他讲十善业道、因果报应,假使用佛家思想搞政治,那这个国家完了。要使国家社会能够平安有序,不但需要儒家、佛家、道家,诸子百家的学问都同样重要。20088月初“中国传统身心性命内修外用之学的传习班”课程)南师所说的这个“诸子百家”,不止是传统文化的诸子百家,广义而言,包括了古今中外的优秀学问。

现在你们年青人又要成佛,又想入世,讲治世之道不要先研究儒家、道家,要先研究《管子》。《管子》是上古道家的文化传统,是孔子很佩服的人。可惜我们现在的国家,到今天还没有完备的体制,因为不懂得《礼记》,不懂得《管子》,管子治理国家讲发展经济,而且管子懂得修道,有他自己中心的修养。20088月初“中国传统身心性命内修外用之学的传习班”课程)

“修道难啊!我劝你不要修,年青人搞这一套我都反对。有同学问我,老师啊,你不是十几岁就修起来了吗?你怎么反对我们呢?就是因为我十几岁开始,我深知其中之艰苦,所以我劝你们不要修。你们玩这一套学不成佛,人也做不好,结果呢,神里神经的有什么好处?规规矩矩走一个孔孟之道,人道修好,天道也完成了,做好人做好事,多好!何必搞这个呢?”(《我说参同契》)

道家喜谈兵而言谋略,儒者揭仁义而力治平。道家如良医诊疾,谈兵与谋略,亦其处方去病之药剂,故世当衰变,拨乱反正,舍之不为功。儒者如农之种植,春耕秋割,时播百谷而务期滋养生息,故止戈而后修齐以致治平,舍此而莫由。(《<正统谋略学汇编初辑>前言》)

佛家明心见性的智慧,道家全生保真的修养,与儒家立己立人,敦品励行,以及世界大同的理想,如能与西方文化交流融会,必能补救科学思想的不足,拯救物质文明的所失。(《东西精华协会中国总会的任务》)

生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今天,我们将何以自处?我们虽失望,但不能绝望,因为要靠我们这一代,才能使古人长存,使来者继起。为了想挑起这承先启后的大梁,我们一方面要复兴东西方固有文化的精华,互相截长补短,作为今天的精神食粮;一方面更应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会,以期消弭迫在眉睫的人类文化大劫。(《东西精华协会宗旨》)

唤醒近世东方各国,使他们恢复自信,不再舍弃固有文化的宝藏,而一味盲目地全盘西化。重新振兴中国人文思想的精神,以纠正西方物质文明的偏差。沟通东西文化,以谋人类的和平与幸福。(《东西精华协会中国总会的任务》)

“南先生认为,中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进入国运转盛的新时期,一切有志者应为国家民族效力,而不要沉湎于仙佛之道。1991年2月初,南先生在给我的一封信中又强调:‘我常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希望多出几个英雄,不是多出几个仙佛。况且成仙成佛还做不到,开悟了又怎么样?!出几个英雄,把这个社会搞安定,把天下搞太平,然后再搞仙佛之道。’”(王雷泉《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述略》)

以上略举,提醒读者,南师非常重视世间治平、国家富强文明与人类文明和平,绝非只重心性与道德修养,更非复古或唯传统主义者。他主张融会古今中外文化精华,溯本归元,培植根本,经世致用,并且“日新又日新”,才能继往开来。而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心性与道德修养固然重要,与时偕行世间治平的丰富经验教训也极为宝贵。

 

有人关心别人对南师的评价毁誉,以我对南师的了解,答案其实很简单——生时非其所计,逝后岂会在意。义所当为则为,尽心尽力已矣。

他为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尽心尽力了,这就足够了。他才不会在乎身后的评价。甚至说,他留下那么多文化遗产,世人是否珍重,他也不会放在心上,他未学佛前就是很潇洒的个性,说放下就放下了!他在世时甚至说,“南怀瑾”三个字不过是个代号,与他无关。可以说,如何评价他,以及对其文化遗产如何处理,对逝者并无意义,所谓意义和价值是对生者对社会建设而言的。

其实毁誉(包括谣言)是每人人生的一部分,有其社会影响和导向的作用。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谁人背后无人说,不遭人嫉是庸才。常言道人生难得一知己,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可见真了解人与事有多难。人皆常有“不虞之誉,求全之毁”,莫名其妙的毁或誉何其平常,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谤随名高更是世情常态,历史的评价也常有翻云覆雨的无常变化,即如孔老释迦亦莫能外。尤其网络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为了吸引眼球,标题党、不实信息乃至谣言更是铺天盖地,形成信息时代少“信”息的怪现状。

我到尼泊尔印度参访时发现,印度教讲释迦摩尼佛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的第九化身,而其职能竟是用错误理论迷惑人使其堕入恶报者,不禁令人想起“批孔”。有趣的是,有些佛教徒则说印度教的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湿婆早已皈依佛教,成为佛教的护法神。由此想到陆游诗云“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不禁莞尔。

人类的认知逃不出盲人摸象。而且,人的一生,是无数因缘条件互动的现象轨迹,每种因缘与其他条件互动而无常,想捕捉全貌,几无可能,最多不过象其物宜而已。更何况很多认知或言论的背后,受着情绪、利益或阴暗心理的驱使,以及器量、见识、境界与阅历的局限。

再如这些心理,大部分人都有:责人严,责己宽。或惯于以自己都达不到的标准去苛求别人。或以微瑕而否定全璧,不知推己及人忠恕之道以及“圣人寡过”之理。或看到有人批评,便失去信心,实则需要提升自身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否则难免随风倒。或喜欢塑造偶像,高推圣境,然后以想象的完美标准要求之,若不合己意,便烦而恼之。不知孔老释迦耶稣若活在我们身边,是否合乎我们的标准?

总之,种种情形、种种心理不一而足,世间相从来如是。所以说,人生对于毁誉不要太在意,时间精神还是用在更有价值之处为好。

当然,若从对社会导向的意义考虑,国家与社会还是有必要建立正确评价机制,避免导向混乱惑乱社会与国家。

 

裂变时代的自处

2015年我们和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教授们交流时,他们说欧洲和北美已有70%人口离不开心理医生的支持,精神患病率也越来越高,已成世界难题。南师数十年前即警告廿一世纪精神问题会严重困扰人类,不幸而言中。

人有个特点,安定生活久了会感到乏味、不自由,会想变化。可是,当面对被动的或无法把握的变化时,会感到不确定性、茫然、焦虑、不知所措、想逃避或被迫应变。佛家说因为无常所以苦,为何?无常就是变化,带来不确定性、被动与逼迫,被逼迫当然苦。若将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焦虑会减弱或消失,除非面临新不确定性。变被动为主动,变逼迫为动力,主动应变的同时,就获得了成长与强大。拥抱不确定性,锻炼随机应变能力,培养化危为机能力,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

可是,当变化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时,人是来不及适应的。尤其触及自己或亲人切身利益时,比如工作、生活发生了接二连三的被动变化,不应对是不可能的。若应对不了,挫败感、失去自信、焦虑便会累积,形成心理负担,甚至趋向精神疾患。现在心理门诊的焦虑症患者最多,便是明证。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金融资本、政治、经济、军事、国际竞争多轮驱动,呈加速之势,带来的是世界范围的连锁互动,从官方到民间都在发动变化,竞争此起彼伏,你追我赶,停不下来,蝴蝶效应频现,变量不断增加,变速不断提升,新陈代谢提速,机会淘汰相伴,诱惑挫折相随,行业颠覆常见,趋势不可逆转。当今世界趋势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这一切,给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带来应接不暇的挑战和压迫,精神问题势必越来越多。再叠加了文化巨变未定,人心的软件系统必定混乱不安,烦恼和危机自然此起彼伏。

值此波澜浩荡的裂变时代,除谋生、健身、陶冶性情以外,何以安心?何以自处?何以免疫精神疾患?南师留了很多办法,在他的作品里,更在他的身教里,要大家自己去找出来。下面我分享几点受南师启发的相关思考,也是给他老人家的报告。

 

两个认识工具

认知世界和人生,完全可以包容多个角度和方法,互参互补,并行不悖。只局限一套方法或角度,难免偏颇,更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生活与世界。

我在这里想谈谈借鉴易经与佛学的方法和角度——理解目前的世界,概不出“爻变”与缘起性空的范围。

缘起与性空并非两个,而是一体不二的阴阳两个视角。所谓缘起,与易经的异曲同工,代表种种因素条件的互动现象。爻者交也,两个交叉组成字,代表因素条件的互动变化。一爻一爻画上去,就是卦。爻代表细微的缘起现象,卦代表复杂的明显的缘起现象。爻与卦的演变,代表一切事物的生灭变化。当前与未来,如前所述,是爻变迭代、缘起错综复杂的时代,但万变不离此理。

性空,可以说即是无我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万事万物皆有其作用与现象,这些作用、现象由种种因素条件互动而来,每一样因素条件皆受制于其他因素条件,且变化无常,并无一个内在的永恒主宰力量在其中。这个内在的永恒主宰力量,就是佛学对“我”的定义——己身有一主宰而常住者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所谓主宰,是可以全面而绝对自由自在操控,没有控制不了的。比如生命自身和世间一切,若具有主宰意义上的“我”,则可一切随心所欲操之在己而自由自在(参研《无我相经》)。事实上,生命自身和世间一切,皆受制于种种因素条件及其变化,而不能操之在握自由自在,此所以人生有“不如意事常八九”之苦。所谓常住,意指永恒。反之,无常,就是变化,非永恒。无我”并非否定了世人身心行为指代自身立场与角度的代词“我”,而是指向无主宰与无常。

佛学常把“无我”与“苦、空、无常”连着讲,实际讲的是人生的现实感受,而不是抽象难懂之理——每个人对人生中的万事万物(其中包括自身的色受想行识等五蕴),确实并无全然主宰能力,而这一切又变化无常,每个人不得不面对变化无常的被动和逼迫,而无法自在主宰之,当然感到苦了!越苦越想找到主宰命运的能力,可是寻遍吾人身心或其他任何事物,也找不到一个永恒不变的掌控命运主体,落空的。万事万物皆是缘起(种种因素条件相互作用)而变化无常的现象,找不到操控一切因素条件的内部或外部主宰者,还受制于各种因素条件及其变化。个体的无主宰无常,与宇宙的无主宰无常同理。无常也是一种空,每个当下的感受都真实,但迅速成为过去,亦真亦幻,即有即空,即空即有。

外观世界的缘起爻变无主宰无常,内观心理习惯行为,就会明白人生的内外苦源了。吾人从身体的冷暖饥饱生老病死,到命运遭遇,从人生种种到世界万有,谁能做真正的主宰?谁能自由自在?权力再大的帝王也主宰不了自己的生老病死或亲眷官吏的心身行为,最多只有暂时而部分的主动权而已。

同理,因为缘起的事物无主宰无常,普通人乃至佛陀的肉身都是缘起的现象,卫生医药、锻炼身体(用进废退)、营养乃至心理健康状况都是制约身体的条件,当然会有肉体的冷暖饥饱生老病死。禅定或其他功夫对身体当然有作用力,但不能主宰肉体。所以《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缘起的一切都是有为法,无法主宰,所以不得自在,不得自在就是苦,所以佛法的旨归在于无为法——不受缘起局限,可以究竟离苦。

教育关系和主客对象也是缘起的,即便佛陀对学生也无法主宰,只能介绍经验心得,制定规矩(戒律),学生要自觉自立自强才行。否则,佛陀也没办法。这与世俗的师生教育关系理无二致。佛陀教化不了的学生大有人在,提婆达多、善星比丘、六群比丘、六群比丘尼都是极典型案例。车匿陪佛陀出家,后来也出了家,而直到佛陀涅槃,他仍恶习难改。阿难问佛陀如何处理与这些同学的关系,佛陀只好说默摒”,不与往来,从而默默摒除之。这和一般宗教徒高推圣境幻想圣人几近无所不能完全是两回事。

一阴一阳之谓道。上至国家,下至企业或任何团队,担当之事越多越大,可调动资源越多,可做的事就越多。但同时,受每个因素条件及其变化无常的制约也越多越复杂,无法全然主宰。人非机器,除了内耗外,组织机构越复杂庞大,信息传递也越容易削减、扭曲、失真,这是治理学无法回避的课题。任何事不能只看阳面,忽略阴面,反之亦然,既要照顾阳面,也要管控阴面,不可偏废,否则阴面就会破坏阳面的成就。

不论是谁,人生中随时可能面临新变化新情况的挑战逼迫,因无主宰、无常而不得自由自在,人生的苦就在这里。此所以人皆渴望自由自在如意幸福;此所以人皆渴望掌控变化与结果,喜欢支配、自主,讨厌被支配、被约束。权力、财富何以迷人?因其可换取部分的支配主导权、安全感、成就感、自我实现感、自由自在感,部分代偿了对主宰感的渴求。当然,有智慧有能力者,也可善用资源利益社会。

还有人认为一切皆有定数”,“一切皆是最好的安排”,这些观念偶作接受现实告别纠结从头再来的心理调剂可以,但切忌陷入宿命论,演变为逆来顺受消极被动麻木不仁任凭宰割的糊涂愚昧,无形中削弱了自强不息的努力与社会正道的维护力量。《大般涅槃经》云:“一切诸法,性相无常,无有决定。”此即承认缘起因果但反对宿命定论的明证,理同“无主宰”“无常”“未济卦”,支持自觉与自强不息。

不少人幻想佛菩萨或上帝神仙能做众生或物理世界的主宰,有应该什么都可以安排好”的高推圣境幻想,并且向往神通——实质是对未知情况的求知与对主宰的渴望。其实神通并无大用,因为诸行无常,存在变数;也因为佛菩萨、神仙、众生、物理世界在法界中平等缘起,可以互动,但谁也主宰不了谁,有时可以帮上忙,常常却是爱莫能助。所以孔子讲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是靠人来维护正道,事在人为。只有世人共同维护正义正道正法,才有正义正道正法的存续,靠天靠神靠救世主会落空的。

另一方面,《心经》也告诉我们,照见身心万事万物无主宰无常的同时,可以渐渐做到心无罣碍,从苦恼中解脱出来,回归本性。佛法的中心就是自觉本性智慧解脱根本烦恼,其他都是外围或外用。

认清缘起爻变的人生与世界无主宰无常,才可能“放得下”烦恼而发现本性初心(按:初心是指不随各种因素条件而变化的真正本性。时下流行讲的初心是指初始动机、宗旨),又“提得起”而济世利生,最终做到放下提起出世入世圆融自在。

从入世而言,正因为缘起的世界无主宰、无常,入世做人做事就更需要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需要坚强、忍耐、勤奋、努力,超越烦恼与消极脆弱,积极有为,造福社会与国家,维护正义正道。儒家有“士不可不弘毅”“修齐治平”“兼善天下”等担当精神;道家的政治、法治、谋略、纵横、兵法,本就是为安天下而设。其天文、地理、方伎、医药则是古代的科学技术,还提倡修道人要“三千功满,八万行成”;大乘佛教不仅有解脱烦恼的定慧内学,也有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四摄六度悲智行愿的入世利他精神。总之,百家概皆身心修养与经纶济世并重,绝非只重心性修养却不谙世事。

总之,“爻变”与“缘起是化繁为简又衍绎无穷的世界观、人生观,可以参考备用,有助于理解世界与人生,解脱烦恼,安身立命,自利利他。而且兼容其他种种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其他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可以说属于不同的缘起或爻变现象,并行不悖,同参互补。

同时,缘起”与“爻变”也是方法论,每件事物皆可分析其构成因素条件、关联条件及其互动变化,从而观照众缘,随机应变,处变不惊,避免孤立、片面、僵化、封闭式思维。以此方法观察世界或事物的现在与未来,虽非预知,但极具开放性,纲举目张,万变不离其宗,不至于茫然失措焦虑不已。运用熟练了,对生活工作很有帮助,既可随时“放得下”而自在,也能随时“拿得起”而承当,不至于困在一隅。

并且,也有助于理解因果”概念——每个缘起爻变都是因果关系,可以说缘起爻变就是因果,包括了因与缘、缘与缘的互动因果、综合因果。看似简单的种瓜得瓜现象,已然是相当复杂的缘起爻变或因果关系了。科学最讲究因果逻辑,和缘起、爻变的道理完全相通。现实中的因果关系之复杂,不可计数,有很多是当下种种因素条件博弈的结果,有些是蝴蝶效应式的因果,不能颟顸儱侗思维懒惰地简单归为“前生因缘”。

再则佛学中的阿赖耶识有“受熏持种根身器”的功能,涵盖了生理、物理世界。若从此角度看,现代自然科学与技术研究,是从阿赖耶识“根身器”的角度入手研究,其成果也直接在“现行”与“种子”上明显改变着物理世界和生产生活,但其对意识心性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我们古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鼓励向这个方向走,而是选择了偏重心性修养人文文化方面,对个人安心和社会安详当然有其宝贵价值。可是到了这个时代,包括东西方在内,人类文明应该全体转入心物平衡阶段,若仍旧偏于心或偏于物,都会失衡,将来都要再度付出沉重的历史代价。融合古今中外心物研究文明成果,使心物两端平衡互济,使人类文明文质彬彬,是化解人类当下与未来诸多祸患的必由之路。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个人如是,国家如是,人类亦如是——偏于心性修养人文文化可谓“文胜质则史”,偏于科技唯物资本竞争文化可谓“质胜文则野”,各有所偏,各有后患,中道才是正途。

 

价值的维护与过犹不及

个人可以通过自觉智慧而解脱烦恼,善于分辨是非善恶但心无烦恼挂碍,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扰乱破坏社会的正道秩序法则。社会需要善恶是非等等价值观和秩序法则,否则必陷入弱肉强食肆无忌惮的失序状态,人人受害。正义、公平、善恶、美丑、是非、真伪、礼仪、规则……人类社会一切价值和法则,也是缘起的,因社会共识而建立,因失去共识而解构,因大家共同维护而存续,若维护的力量弱于破坏的力量,博弈结果可想而知。当时空条件变化,价值和法则体系也应有所调整,但绝不能没有,否则种种失序混乱现象就会泛滥成灾。

但在实践中,也须注意过犹不及或异化的问题。比如忠孝之道与尊师重道,是人类社会很宝贵的价值,毫无疑问应当继承发扬,但也要注意适度,避免演变为禁锢人们独立性与创造性的文化包袱。再如,欧洲民主制派生了不堪重负的高福利制度,有些国家或地区的民主则演变为社会撕裂,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包袱。又如,科学强势人文弱势带来的社会乃至世界失衡问题,已有共识。还有些人以科学的名义对自己未深入的领域轻率武断做结论,变成学阀而不自知。同理,宗教有其社会需求和价值,一般具有人心慰藉、自律和其他人文作用,但受人性的弱点所致,过犹不及和异化也在所难免。总之,人性的局限,使得任何价值或事物,在实践中皆存在过犹不及或异化的现象,古今中外皆然。

再比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是用简单的文学语言概括因果律,也是价值观,促使人们自律自觉,两千几百年来起到很大的社会教育和规范作用。

但另一方面,很多人错解了因果之理,以为无需努力,果报也会自动发生。如同一个笑话说:“天天大吃大喝,如果缘分到了,自己会瘦下来。”这是个错解因果的漫画缩影。

还有很多人以“自有果报”为借口,免掉自己维护正义的义务或责任,袖手旁观。或错解“不起分别心”“慈悲”“不起嗔心”,变成乡愿、姑息。这些错解误解,都会削弱甚至打击了维护正义的力量,纵容恶行。于是乎,乡愿滋生了大盗,破坏社会正道秩序,人人受害。所以孔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有人认为只要发心动机结果就一定好或者只要发心动机就不必管那么多这完全是对因果原理的错解。比如炒菜,一百个厨师的发心都想把菜做好,但结果却是一百个差别味道,为何?因为除了动机以外,还有很多因素条件参与进来,综合形成因果。缘起的世界是非常复杂的因果综合博弈,并非简单的链条。做人做事,只问动机不问其余,是愚痴无智。很多人“好心办坏事”,“善心得恶果”,便是如此造成。处事的智慧与方法,同动机一样重要,处处是因果。即便发心动机,也须仔细检点,常常未必自己认为的那么单纯。

久远以来,不少人头脑中,入世出世逻辑混淆不清,常把出世逻辑用于处理入世之事,该分别世事的善恶是非对错时,他来个“不起分别心”;该金刚怒目扬善抑恶时,他来个乡愿式慈悲,反而“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不懂得有时金刚怒目才是真慈悲。君不见弥勒菩萨身边是韦驮菩萨与四大天王,也忘记了戒律的用意所在——维护正法正道须宽严结合恩威并济,与“徒善不足以为政”以及法治精神理无二致。

出世的重点,在于个人(而不是集体)内心烦恼的解脱,而不是破坏世俗法则。即便是避世专门修道(非指徒具外表者),也只是个人为解脱烦恼根本、求证生命形而上道的一种实验,那是极少数人的选择,但也须尊重世间法则秩序。处世时则需要“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无为而无不为。缘起爻变的世界,当然受条件(因缘)制约,当然处于互动变化的关系中。有关系的互动,就有制约、支持、合作、协调、反对、矛盾、消长、斗争、生灭、转化、妥协等种种关系的变化可能,入世不能不面对这些现象,做事不能“不起分别心”,而且要明辨是非,也不能不建立和维护处理这些关系的价值和法则体系,否则社会没有最乱只有更乱。处理入世的事,尊重世俗的价值和法则,这也是“恒顺众生”“不坏世间法”的精神,不能把出世入世逻辑混淆。

还有一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个“时候”也并非袖手可得,除了必要的时机等待外,更多还须尽人事努力创造。人事还须人为,正义秩序的维护,还是靠人,人人有责,不要寄望“救世主”。

道德自觉当然高尚而宝贵,只求心安理得,义所当为则为之,不计代价和回报,那是很超然很潇洒的境界,但不应以此要求普罗大众。对绝大部分人而言,道德自觉抵不过现实因果反馈的示范力量。身教胜言传,现实的因果反馈,是最有力的行为教育,胜过一切说教。一个社会,若想匡正风气,步入正轨,善应使其有善报,无善报则善无以积;恶应使其有恶报,无恶报则恶无以止。当然,现实中,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急不得,需要上下左右逐步达成共识,全民一起努力。人类社会可能永远不缺少两大力量的博弈:一是维护正义,二是违背正义。只靠道德自觉,现世因果酬偿机制不上正轨,则正义难彰,道德难守。

至于前生(过去)后世(未来),皆由现世(当下)而来。与其诉诸于来生来世,推卸现世责任,不如上下一起努力,从法治、政治、经济、道德等诸多领域,建设好现世因果酬偿的正义维护机制,方可挽救绝大部分人于堕落,减少社会矛盾和痛苦,这才是最大的慈悲,善莫大焉。

遥想孔子当年,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子路的疑问其实每人都有,换言之,做好人好事为何没好报?孔子答,面对困境时,君子和小人的态度不同,君子坚守节操,小人没有底线。孔子没有明讲,好人好事不一定有好报。不是没因果,而是因果很复杂,是复杂条件的互动与博弈。不是有了真善美或正义的信念就够了,还要有保护真善美与正义的措施和机制,并且要胜过破坏的力量才行。

缘起的世界,无主宰,变化无常,不是有了圣贤教育或任何妙策良方伟大理论,就天下太平了。世间是世人行为的因果,人人有责。若要世间好,除了建设好法治政治经济军事科技金融文化道德等等,还须天常生好人,须人常做好事。

 

精神免疫法

今天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因素,分散着人们的注意力专注力,人心极为散乱不定,精神出问题的概率自然高企。

有个方法,或可助人免于精神疾患。

简要说,就是练习专注当下,专注当下正在做的事,由此入手。吃饭就是吃饭,做事就是做事,练习随时随地专心致志。专注就是对思维念头的管理,暗合止观定力的培养。

不论动或静专注久了,熟练了,对内心的管理能力就增强了,基本能做念头的主了,就不会被杂乱的念头奴役,可免于陷入精神疾患。换言之,精神出问题,除了身体因素外,一定是从心念散乱失控开始的。

倘若有能力有兴趣进一步修习,则可直观体验到——而不是用理论先入为主去套现实——当下所专注的事物,包括身心,都在变化无常中,本来就是无所住的。熟练了,对本无所住的事物自然减轻烦恼。乃至观照到身心内外一切事物是瞬息万变,每一样来不及分析判断就变去了,于是暂且不分辨不判断,尽管让变去的变去,不阻拦,只管专注观察照见这无数的波动变化。如此,渐渐可体会到一定程度的心无挂碍烦恼解脱。换言之,若烦恼了,必定没有专注于当下,而是跟着变化无常的境界跑了,散乱了。其实烦恼也是变化无常的,不要纠缠之。

要起用时比如思考做事就专心致志,全神贯注。专注力强了管理内心的能力自然增强做事效率自然提高,也节约了心理散乱所浪费的精力与时间。如同凸透镜聚光可点燃物品,散射光就做不到。

动与静如此练习专注,慢慢可以过渡到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修养工夫。专注观察觉照,或专注思考、做事,即生其心”。万事万物本来变化无所住,如其本来照见之,不挂碍之,即是心无所住,可解脱烦恼恢复自在

如此,则放得下拿得起,不影响正常做人做事。此法不拘形式,人皆可习,非关宗教,至少可管理自心,少烦少恼,免于精神疾患。

实际上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入世出世圆融不二的方法,是解脱当下烦恼的良方。若问“了生死”,无所住自然在“了生死”,因为生死是无常现象的一种,也是执迷生灭无常现象的结果。若问“如何是本来面目?”做到了无所住而生其心,将来自己会明白。

此法不需钱,但是“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若能熟习之,于此时代乃至未来,至少可免于无数精神烦恼。

 

 

回到本文主题。

从一九一五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从文化的反思到新中国崛起,辗转无数,沧海桑田,成就巨大,可泣可歌,经验教训,皆很宝贵。与此同时,从新文化运动到一九八九年《河殇》电视片,七十余年时间,国人否定历史文化甚至种族亦到了极点。此后,南师的著述开始在大陆出版,无数读者受到启发影响,重新审视并尊重历史文化,开始重建自信,放眼世界,建设未来。

南师从峨嵋发愿到辞世,七十年间,为文化的救亡、清理与重建,奉献毕生,在关键的历史时期,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他对国家民族的伟大贡献,对历史文化影响之深远意义,未来人们会逐步意识到。

有位研究孔子的教授对我说,“南老师可谓民族英雄!”其然乎?其不然乎?

南师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的一生,饱经沧桑,阅尽世相,却能牺牲自己和家庭,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承当大无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践行内圣外王诸子百家,经纶济世,天下为公,鞠躬尽瘁,功成弗居,悄然辞世,为后人树立了伟大的人格榜样。

(修订于2018年10月10日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