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张炳勋:数封惠札见孝思
作者:本站       来源:本站       字体:       打印文章       双击鼠标可滚动屏幕

编者:张炳勋先生,浙江文史馆馆员,本文源自三禾文化俱乐部网站。

 


 

数封惠札见孝思

 张炳勋

 
南公怀瑾先生以九五寿考,辞尘寰而归大自在。余恭乡晚,于公虽悭面,却缔翰墨因缘。今披其遗札,益动藕慕之思。前尘旧影齐上心头。
 
溯前吾乐乡先辈陈雄先生(为高绊“四古”之一,别号古痴,民初攻读温州师范学堂,赴省会考夺魁,著有《对偶韵言》等)有《南仰周先生像赞》之作,此即公之尊人也。为供公修纂家乘之用,余于1994年12月冒昧致书,岂知事隔年半,复示杳同黄鹤。公为道德风范,向重孝道,何于令先德之事竟缄默无语,实令人百思莫解。转思此篷度已遗失,遂于1996年5月作第二次投函,即蒙复玉:
 
顷从欧洲返港,即将转道赴美洲等地,适接尊札云(略),读之如坠五里雾中,换言之:实未曾见有此件,不知陈先生所题为先严或先慈之像?岂所谓联语,究竟云何?望请劳神赐示,俾海外再返港时,得知究竟。尊意垂注之处,不胜感荷。

 

 

果不出所料,前邮芜篓尚未登览。其急欲睹,当日飞篓附件,相隔仅一周,公辄手答,神速若是,照录如下:
 

六月十八日复函及附件均收到,谢谢。郑空性先生,当我抗日胜利返乡时,曾有一面长谈之缘。今亦做古,殊为惆怅。所示陈雄赠先严之联及像赞之辞,因我自少行役四方,到处他乡做故乡,故于此等典故,翻似局外而一无所知。

 
先生若将先后经过见告,则衷心感谢,自当顶礼叩谢不已也。或可照纪念郑空性先生之文见示,尤所祈望。(如为文,当斟酌在海外发表。)
 
札中雅嘱一声,殊出意料之外。自惭孤陋寡闻,又兼笔力不济,安能肩此重任?然却之不恭,勉为其难,终成《仰止高风传市隐一一南公仰周先贤遗闻掠拾》一文,不知以当尊意否?旋奉其第三通大札,节录于后:
 
七月十五日来书及附有先生撰文记先严之篇,读后弥增感叹。(中略)而故乡先辈凋零,后辈不知前修之事,我为人子,亦未能下笔畅叙父母之德,至于下代子孙,因受时运磨苦,能文者更不易得。孰料此时此世,有如先生者,能为先严撰述,吉光片羽,诚使人感激不尽。
 
但因我在外薄有虚声,虽相识者多,而不敢随便交报刊发表,以免因卖面子而登载颂扬其父之嫌,故拟先行保留,且俟异日机缘,然后刊出大作。总之,私心感谢,难以言宣。
 
上札自天而降,顿时如释重负。所呈拙稿,由彼处打印成繁体字附下,仅原句“其哲嗣怀瑾居士”内称谓更为“先生”。余则未易一字。其谦逊之度概可知矣。又随函惠赐玉照三帧,大著四本,题赠均为双款,何待爱若是,殊表荣宠,兼觉惭怍。
 
翌年(1997),届公八旬华诞,余书简聊表乔松之祝,蒙公赐诗柬一纸:
 
丁丑仲春,温州诸位长者先生赐寄寿辞,无以为报,谨掇俚语答谢:
 
生辰岂料动诸公,
椽笔翰章越海东,
钟鼎山林原昨梦,
布衣策杖是今容。
尘劳自叹虚名误,
梵行翻随俗道同,
八十年来唯一事,
但从人世识真空。
 

 

迨2003年,承时任吾乐宣传部部长赵君乐强大力筹划,梓行拙著《怀馨阁杂俎》,并经君拟定将述公之令尊一文编入,列人物稿之首,藉表瓣香之私。是年印妥带港呈公,哪料时近十年,公于兹竟无片言相示,又费余猜疑。究为何故?适赵君五月份专程谒公,特恳君携书面呈。据告公得书喜形于色,称后加浏览并作复。奈前代带者竟未践言,书入公手迟近十年,否则可细披读,内载多公之旧契神交,足动感旧怀人也。此次蒙公回赠新著《孟子与公孙丑》,上款赐题“老弟”,由前“先生”之称谓进而为“老弟”,其谦光下逮,令余诚惶诚恐。唯坚余愿,后当随三禾读书社诸子,登堂聆公雅诲,如同醒酬灌顶。“生尚见公休恨晚”,孰知风云突变,公竟舍余等而去,终至缘悭一面,余则号为平生憾事,书于此,不忍再作一字矣!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